千鋒教育-做有情懷、有良心、有品質的職業教育機構
1.黑客主要攻擊途徑:攻擊漏洞(即系統缺陷,是在軟件、硬件、協議的具體實現或系統安全戰略上存在的缺陷);
入侵通道:通過網絡端口(網絡中面向連接服務和無連接服務的通信協議端口,是一種抽象的軟件結構,包括一些數據結構和I/O緩沖區、通信傳輸與服務的接口);管理漏洞
2.端口分類方式:端口號、協議類型(TCP/IP和UDP)
3.黑客攻擊手段的種類:網絡監聽、拒絕服務攻擊、欺騙攻擊、緩沖區溢出、病毒及密碼攻擊、應用層攻擊
4.黑客攻擊過程:隱藏IP、踩點掃描、獲得控制權、種植后門、隱身退出
5.常用攻防技術:端口掃描、網絡監聽、密碼破解、特洛伊木馬(配置木馬、傳播木馬、運行木馬、泄露信息、建立連接、遠程控制)、緩沖區溢出、拒絕服務的攻防
6.入侵檢測系統是指對入侵行為自動進行檢測、監控和分析過程的軟件與硬件的組合系統,是一種自動監測信息系統內外入侵事件的安全設備。功能:對網絡流量的跟蹤與分析功能、對已知攻擊特征的識別功能、對異常行為的分析統計與響應功能、特征庫在線升級功能、數據文件的完整性檢驗功能、自定義特征的響應功能、系統漏洞的預報警功能
7.入侵檢測系統是能夠關鍵是網絡或網絡設備的網絡資料傳輸行為,及時的中斷調整或隔離一些不正?;蛴绊懢W絡資料傳輸行為的系統。
8.入侵檢測技術(IDS)通過網絡或系統資源尋找違反安全策略的行為或攻擊機想并發出警報。入侵防御系統(IPS)傾向于主動提供保護設計宗旨是預先對入侵活動和攻擊性網絡流量進行攔截避免其遭受損失,而不是簡單的在惡意流量傳送時或者傳送后才發出警報。
注:本文部分文字和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網絡安全體系管理知識點集合下一篇
計算機及手機病毒防范詳解相關推薦